欢迎来到江苏泰科流体控制阀门有限公司网站!
中国工业新闻杨静
目前,传统石油企业已经把新能源产业放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近日,“三桶油”高层领导集体发声,为未来发展定下了新的基调。在中国提出“30·60”双碳目标的同时,“三桶油”也不约而同地聚焦于低碳转型,提出了“量身定制”的转型方案。
中石化希望在氢能领域做大生意
中石化近期在新能源领域一马当先。4月16日,海南首家商用加氢站——中石化琼海博鳌银丰加氢站正式投入运营,日供氢能力为500公斤。确保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的氢气供应,为建设清洁能源岛发挥积极作用,助力海南新能源产业发展。
中石化近期与蔚来、协鑫、通威等新能源巨头达成合作。“十四五”规划宣布建设1000座加氢站,并进行了5000座充电站的宏伟布局。中石化可以说是传统能源企业进入新能源领域的“最强声音”。
4月17日,中石化董事长张玉卓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CCTV-2的一档名为“对话”的特别节目中表示:“石油将有其应用场景和比例,但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引入,氢和其他能源将占很大比例。”这是关于石油是否会从历史上消失的观点。
张玉卓表示,在未来的能源供应体系中,油气比重将逐步降低。未来,中石化将使用更多的石油作为原材料。在燃料使用场景中,氢和其他可再生能源需要逐步大规模地引入。如胜利油田已建成光伏电站、风电电站,电力不断流入油田电网。到“十三五”末,胜利油田新能源占直接能源消费的比重预计将达到20%以上。
中石化还加大了氢能技术的研发力度。4月21日,清华大学-中国石化绿色化学工业联合研究院在清华大学挂牌成立。学院将充分发挥清华大学在学科、人才和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依托中石化在应用研究、工程规模化和产业发展方面的优势。整合校企双方的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聚焦氢能等领域,开展行业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
中石油:新能源、新业务的安排
两周前,中石油宣布重组总部,将把油气和新能源同等列为集团四大业务。
在谈到新能源发展时,中石油董事长戴厚良表示,能源转型是大势,未来要努力推动新能源业务与油气业务协调发展。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召开新能源、新材料发展领导小组特别会议,安排新能源、新业务发展的重点工作。
中石油董事会确定了“清洁置换、战略传承、绿色转型”三步走的总体部署。第一步是促进天然气产量的进一步增长,到2025年将天然气产量占公司油气产量的比例提高到55%。第二步,利用公司现有油气矿业权,开发景观、地热资源,推进景观与电力融合发展,转型为油气、热力、电力、氢气综合能源公司。第三步是推进绿色企业行动计划,大力推进CCUS (carbon capture and utilization)等碳去除技术的发展。
中石油在这些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例如,辽河油田将废弃油井转化为地热能,利用地热能代替天然气为油田作业提供能源。吉林油田先后建成并投产光伏发电、余热利用、空气源热泵等项目,实现了传统能源的高效替代。
中海油:未来30年的海上风力发电
中海油董事长王东进此前表示,在“14日五年计划”期间,中海油将清洁能源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的步伐,努力实现总收入的10%的目标在2025年清洁能源新产业。为此,中海油将在未来5年每年投入3%-5%的资本支出,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近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随着海上风电技术的成熟,海上风电市场迅速发展。中海油结合自身优势,提前规划了海上风电业务。早在2006年,中海油就成立了新能源办公室,并将海上风电列为未来30年的重点投资领域。
2020年7月,中海油全资子公司融丰能源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标志着中海油新能源布局和以风力发电为主的战略目标。随着海上风电领域多年的科技研发,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即将并网。预计全年上网电量将达到约8.6亿千瓦时,与传统燃煤火电机组相比,可节约标准煤27.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7.1万吨。
“三桶油”正在走向低碳
这三家石油公司在开发新能源业务方面有不同的重点。
中石化从自身出发,将氢能作为新能源业务的主要方向,更加重视新能源产业的下游应用,充分发挥其在终端领域的优势。而中石油则更倾向于利用地热能,利用其在国内广泛的采矿权和在钻探领域的先进经验,开发资源优势,布局新能源产业。中海油注重自身在海洋能源开发领域的独特优势,重点打造海上风电业务。
石油企业正充分利用自身固有优势,将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石油公司既是能源生产大国,也是能源消费大国。石油企业利用自身的新能源发电是一条现实的途径。
传统石油能源和新能源并不是对立的两个方面。无论是景观地热能布局还是氢能存储,石油企业与新能源业务的协同效应都是明显的。
一场历史性的能源产业改造已经开始,它不是用某种新能源取代传统能源,而是能源产业从单一的化石能源向更加多样化的能源结构转变。
本文由截止阀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