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江苏泰科流体控制阀门有限公司网站!
“祝融”成功登陆!北京时间2021年5月15日上午8时20分左右,搭载我国首个“祝融”月球车的“天云一号”着陆器成功登陆火星。着陆点位于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
这是“天文一号”首次在一次任务中同时进行轨道探测和巡逻探测。轨道飞行器和祝融将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在历史上,只有10个成功的火星着陆器/漫游者,而且这个星球上只有一小块区域被详细探索过,因此,在火星上的任何地方着陆都会对我们了解火星产生重大影响。“好奇号”、“洞察号”和“毅力号”是目前唯一活跃的漫游者,它们都在火星的南部高地,而“天云一号”在火星北部平原的着陆将对全面了解火星的演变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天一号”火星探测器“祝融”的主要科学目标是探索巡逻区域的地形和地质结构、土壤结构和水冰分布、表面元素和岩石类型、大气物理特征和表面环境。为了完成此次任务,“火星车”配备了6台科学仪器,包括一台地形相机、一台多光谱相机、一台地下雷达、一台火星表面成分探测器、一台火星表面磁场探测器和一台火星天气测量仪器。让我们仔细看看这些设备的功能。 地形相机可以拍摄火星表面的彩色图像,获取地形信息。“火星车”有两个地形相机,一个在左侧,另一个在“火星车”的桅杆上,它们可以拍摄火星表面的三维视图,并获得“火星车”所在区域的地形和地质信息。它们还具有导航功能,为探测器指明方向。 同时安装在探测车桅杆上的多光谱相机,覆盖了9条可见光-近红外光波段,能够对巡逻区域附近的矿物物种进行分类。月球车有一个标准的校准板,可以校准相机以获得更精确的表面图像和光谱。 “火星车”的桅杆上还安装了一个表面磁场探测仪,用于探测着陆和巡逻区域的磁场,并确定火星的磁场指数。它可以与轨道飞行器上的火星磁强计一起工作,探测火星的空间磁场,并采集火星电离层中的电流,以研究火星电离层的电导率等特性。利用自然磁场转变探测火星内部的局部结构。 地下探测雷达有两个通道,低频(55 MHz)和高频(1300 MHz),用于研究火星表面及以下的土壤、冰层厚度和结构。低频通道探测地下100米,垂直分辨率为1米;该高频频道以厘米分辨率探测火星10米范围内的结构。 火星表面成分探测器是一种结合了主动和被动探测技术的光谱仪器。它有一个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LIBS)来分析激光激发等离子体从紫外到近红外(240-850 nm)的光谱。它可以探测2-10m范围内的材料,获得亚毫米分辨率的显微图像。可以识别不少于10种类型的元素并获取内容。火星表面成分探测器还包括一个nir -短波红外光谱仪,可以捕获火星表面物质的nir -短波红外光谱(850-2400 nm),其中许多矿物具有非常明显的光谱特征。因此,SCOMS可以分析火星表面物质的矿物/元素组成,并识别不同类型的岩石。它还与轨道飞行器上的火星矿物光谱仪连接,为轨道光谱仪提供地基校准信息。 火星气象仪器可以获取温度、气压、风速、风向等关键大气数据,以监测火星表面的天气状况。测量温度范围为-120 ~ 50℃,分辨率0.1℃。测量压力在1- 1500pa分辨率为0.1 Pa;测量风速0-70米/秒,分辨率可达0.1米/秒;测量风向0-360°,分辨率5°;它还可以测量频率范围在20hz - 20kh的声音。 “天云一号”是中国首次对火星进行深度探测任务,利用轨道飞行器、着陆器和火星车对这颗红色星球进行全面研究。“天文学家1号”北平探测车、“毅力号”北平高原探测车、“天文学家1号”轨道飞行器、“希望号”轨道飞行器、“火星快车”轨道飞行器和“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对火星的探索,无疑将掀开火星科学研究的新篇章。
本文由球阀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