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江苏泰科流体控制阀门有限公司网站!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和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环境,钢铁行业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坚持防控稳运行“双线”工作,保持生产平稳增长、物价微涨、利润逐步提高。但我们也面临着原材料价格高企、成本上升和出口下降等困难。10月26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第三季度信息发布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屈秀丽表示。
这张照片显示了会议现场。
中钢协副秘书长王英生、黄道出席记者会并回答提问,王德春副秘书长主持会议。
这张照片显示了会议现场。
钢铁行业前三季度整体运行平稳
瞿:14
曲秀丽表示,前三季度钢铁行业经营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钢铁产量保持稳定,小幅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 - 9月,我国粗钢产量78159万吨,生铁产量66548万吨,钢铁产量9642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5%、3.8%和5.6%。从具体季度看,粗钢产量一季度同比增长1.2%,二季度同比增长1.7%,三季度同比增长10.3%。
二是下游产业快速复苏,带动需求增长。据测算,今年前9个月,粗钢表观消费量7.69亿吨,同比增长8.94%,比前8个月增长1.7个百分点。国家重大投资项目的启动和汽车、家电等下游产业的快速复苏带动了钢铁需求的增长,钢铁行业对国民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三是钢铁出口明显下降,进口明显增加。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钢铁出口总量为4039万吨,同比下降19.6%。平均出口价格为822.07美元/吨,同比下降0.9%。累计进口钢材1507万吨,同比增长72.2%,平均进口价格为813.24美元/吨,同比下降31.5%。从趋势上看,钢材出口呈现月度下降趋势,钢材进口呈现增长趋势。其中,粗钢净进口在6 - 9月呈现出一定的趋势。屈宏斌表示,这不仅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的影响,也是受到中国强劲需求和相对稳定的价格的推动。
四是钢材价格逐步回升,整体水平低于去年。据中钢协称,中国钢铁价格指数(CSPI)在9月底为105.99点,同比下降0.09%。其中,长材指数108.74点,同比下降2.76%;钣金指数105.50点,同比上涨3.19%。今年前9个月,钢铁平均价格指数为102.44点,同比下降5.66%。从月度情况看,4月份以来,钢材价格呈现月度上涨趋势。
五是铁矿石进口同比增长,价格快速上涨。今年前9个月,中国铁矿石进口88846万吨,同比增长10.8%,自6月以来,已连续4个月进口超过1亿吨。9月,中国进口铁矿石10855万吨,环比增长8.16%;平均进口价格为每吨110.75美元,比前一个月上涨7.08%,处于高位。9月底,港口进口铁矿石库存为110.7.7万吨,较6月底的低点增长10.4%。
中钢协的数据显示,9月底,钢铁价格仅较4月底的低点上涨9.7%,而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了39.8%。与去年同期相比,钢铁价格指数下降了0.09%,而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了31.25%。屈冬玉表示:“进口铁矿石价格涨幅远高于钢铁价格涨幅,这是制约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主要因素。”
六是经营业绩继续改善,同比降幅明显收窄。据中钢协统计,今年前9个月,重点统计的钢铁企业销售收入33.97亿元,同比增长5.44%;销售成本30661亿元,同比增长6.13%,成本增速高于收入增速0.69个百分点。利税2079亿元,同比下降7.27%;利润总额1375亿元,同比下降9.46%,降幅明显收窄;销售平均利润率为4.05%,同比下降0.66个百分点。从6月到9月,利润连续4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9月底,重点统计的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63.3%,同比下降0.53个百分点。
七是坚持绿色发展和节能减排。钢铁企业在积极应对疫情、稳定生产经营的同时,不断加大环保投入,积极推进超低排放转型,节能环保指标进一步提高。据中钢协统计,今年前9个月,重点企业吨钢综合能耗551.54 kg标准煤/吨,同比下降0.05%;每吨钢材淡水消耗量下降4.33%;化学需氧量同比下降10.68%;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15.43%;钢渣利用率、煤气利用率等指标逐年提高。
钢铁工业将保持平稳渐进的发展趋势
屈总干事表示,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快速复苏带动钢铁需求大幅增长。在以后的阶段,经济将会在正确的轨道上长期来看,市场空间广阔,发展弹性将强,市场化改革分配的因素将进一步加深,和“六个稳定”的影响,“六担保”政策和措施将逐步出现,这将为钢铁行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
她进一步表示:“随着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完整、最完整的钢铁产业体系,具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相对较高的市场化程度、技术自主性强的产业优势,具有‘体制优势、政策空间、市场潜力、产业基础、投资方向和改革目标具有优势’,钢铁行业将保持平稳渐进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满足钢铁产品在下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一是全年粗钢产量和钢材消费量将保持同比增长。第四季度,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增长,在“六稳”和“六保”政策实施的推动下,下游钢铁需求将继续复苏。但随着北方天气转冷,钢铁需求强度将下降,钢铁产量增长将下降。钢铁协会统计计算的报告显示,在10月初,全国粗钢日产量为305万吨,比上年略有减少,预计将超过10亿吨粗钢产量同比增长3% ~ 5%。
二是全年钢铁出口下降,进口增加明显难以扭转的局面。6月以来,由于国内外市场需求和市场价格的差异,我国粗钢已连续4个月呈现净进口态势。随着海外市场的逐步复苏,钢材产品价差逐渐收窄,第四季度,我国钢材进口将较上一季度减少,钢材出口将回升,预计钢材出口将下降15%左右,进口将增加60%左右。
三是市场持谨慎乐观态度,钢材价格有望保持稳定。根据中钢协会员的调查和讨论,四季度企业订单比较满,多数企业对市场走势持谨慎乐观态度。从成本角度看,钢材价格难以大幅下跌,从供应角度看,钢材价格也难以大幅上涨,预计钢材价格将保持相对稳定,继续呈现小幅波动。
第四,企业成本压力加大,提高效率难度加大。目前,铁矿石、煤炭、焦炭、废钢等价格居高不下,且不断上涨,企业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屈秀力认为,钢铁价格难以大幅上涨,钢铁企业效率提高幅度较大,预计重点统计的钢铁企业预计实现利润1800亿元左右,同比小幅下降或持平。
把握高质量发展布局的战略基础
曲西秀强调,面对国家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周期为主体、国内与国际双周期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钢铁行业在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抓住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础,立足优势,抓住机遇,优化布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打通国民经济流通、构建发展新格局的中坚力量。具体而言,工作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行业自律,有效控制产能释放。保持国内市场供需平衡是钢铁行业平稳运行的关键。钢铁企业要抓住中国经济复苏的机遇,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合理安排生产节奏,优化产品结构,充分满足以国内大周期为主体、国内外双周期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模式所产生的新需求;增强适应内需的供给体系,实现需求引领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动态平衡。
第二,我们将进一步探索标杆管理的潜力,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加强管理,系统优化,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有效消化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整体运营效率;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坚持“无钱、无交付”的经营原则,防范资金风险,进一步控制企业债务水平。
三是推动转型,实现超低排放和低碳发展。努力完成超低排放转型,加强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实现稳定排放标准,努力打赢“蓝天之战”。屈冬玉表示,所有完成超低排放监测和评估的钢铁企业将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官方网站上公布。与此同时,行业将以碳排放管理为起点,有效推进削减过剩产能、电炉短流程炼钢、先进低碳技术研发等工作,实现低碳绿色发展。
四是加快兼并重组和优化产业布局。通过企业兼并重组,构建分工协作、有效竞争、共同发展的创新格局,提高协同应对市场危机的能力,使企业集团在不同层次上具有全球影响力、区域实力、专业影响龙头企业,促进产能、技术、节能、环保、管理等方面的合作与进步。
五是紧紧围绕基础性任务,推动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继续聚焦产业基地升级和产业链层次的基本任务,坚持绿色、智能制造发展的主题,产能扩张,促进产业集中,解决三大痛点,资源保障产业,推进国际化进程,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更公平、更可持续、更安全的发展。
本文由球阀编辑整理